【開學情緒】幼兒開學易出現分離焦慮問題,5招教家長拆解疑難。

分類 : 幼兒/幼稚園

現在大部分小朋友2歲左右開始上學預備班,年紀小小便要學習與照顧者分離3小時,對於小朋友來說,實在是人生一個重大的挑戰。許多小朋友第一天上學都會哭得令家長心碎,究竟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小朋友盡快適應?

Photo from Parents Concept

幼兒成長必經階段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瑋妍表示,幼兒與家長短暫分離時出現哭鬧的情況,其實是非常正常的表現。因為根據幼兒成長發展,如果小朋友與照顧者關係緊密,對主要照顧者有健康穩定的關係,在18個月至3歲之間出現分離焦慮是必經的成長歷程。

試想像,幼兒人生第一次上學,特別是預備班的小朋友,之前未嘗試過上學的形式。他們腦海裡可能出現很多疑問,「究竟這裡是什麼地方?」、「這班人是什麼人?」、「我自己走進去,爸爸媽媽會否不帶我回家?」對小朋友來說,他們未曾經歷過上學,所以心裡會出現恐懼和擔心。

一般情況下,小朋友有分離焦慮情況時,他們可能表現哭泣、非常肉緊地緊抱著爸媽、或者不願上校巴、不肯自己行入學校;有些小朋友甚至放學後,會多了發脾氣的表現,或睡眠質素下降,甚至有發噩夢的情況出現。

首先家長要明白小朋友的恐懼和憂慮,避免講出「不用怕」、「有什麼好怕」等說話。因為這些說話會令小朋友感到很無奈。他們已經很害怕,聽到家長這些話,會令他們覺得自己驚是做錯事,甚至覺得表達情緒是錯的,反而有礙小朋友學習如何抒發情緒。

  • 把握0-3歲腦部發展黃金期!揀啱補腦營養配合家長培育 幫寶寶激發潛能

  • Photo from Google

    分離焦慮5大策略

    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第一次面對與家長短暫分離的場境,他們出現焦慮和恐懼是很正常。處理小朋友,分離焦慮問題,特別是N1K1的幼兒,可以從5方面著手:

    1.熟習環境

    如知道小朋友性格較為怕陌生環境,容易出現焦慮問題,可以於開學前先帶小朋友到學校附近,告訴他們有關學校的人、物和事情。例如學校有什麼人,上學會見到老師,茶點時間會有美味的食物,還會有唱遊時間,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唱歌、跳舞。讓小朋友先了解學校的日程。家長可以用說故事的形式,或者利用繪本讓小朋友對學校加深認識。

    2.家長放鬆心情

    其實許多時候,家長過份緊張和擔憂,會增加小朋友出現分離焦慮的問題。小朋友很善於觀察非語言溝通,包括家長的眼神、面部表情、聲線、語調,說話會否突然很急促,甚至身體出現繃緊。人類許多時候是透過非語言溝通來表達情緒,所以家長先要留意自己是否感到緊張、焦慮,放鬆心情,才可以讓小朋友減輕焦慮。

    3.身體接觸

    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仍然感到很焦慮不安,家長可以蹲下,與小朋友的視線成水平,讓他們感到家長的陪伴。然後輕輕抱住他們,或搭一搭小朋友的膊頭。因為這種身體接觸,可以讓小朋友的身體產生一種化學成分「催產素」(Oxytocin),可以幫助他們減低少許焦慮的感覺。然而家長切勿過份抱緊小朋友,以免令小朋友更加不願離開家長。

    4.表達情緒

    若小朋友仍然很不開心,家長可以透過語言替小朋友將不開心的情緒表達出來,例如:「我看到你現在很擔心很害怕,對嗎?」讓小朋友知道爸媽明白他們這刻的情緒。同時亦可以讓小朋友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5.加以肯定

    放學後,家長可以嘗試說:「今早知道你捨不得爸爸/媽媽,有些不開心,不過都很勇敢回校上課,好叻喎!」小朋友便知道父母看見及肯定他的情緒、和肯嘗試的態度。令他們下次面對分離焦慮時多一點信心。

    最後,黃瑋妍醫生提醒家長,小朋友需要慢慢學習,家長宜保持耐性,慢慢放手。同時要保持堅定,一方面安撫小朋友的情緒,同時要給小朋友一個訊息,學校並非危險的地方,只是覺得這個地方感到陌生,所以才會出現焦慮。家長亦要信任老師,如有任何疑問,可以放學後多與老師溝通,了解自己小朋友是否能適應。

    需要尋求協助9大警號

    如果小朋友持續4星期或以上,出現以下其中3個情況,家長便要留意,可能需要尋求專業人士或老師的協助:

    1. 重覆地,對於要離開屋企或主要照顧者有過度不安;
    2. 持續過度擔心主要照顧者的安全;
    3. 持續過度擔心有突發事件(例如:意外、被拐騙)以至與主要照顧者分離;
    4. 持續不願離家上學;
    5. 當獨處時極度不安;
    6. 不願獨自入睡;
    7. 常常造有關分離的噩夢;
    8. 多次於分離時感到身體不適(倒如頭痛、肚痛、噁心,嘔吐);
    9. 退倒行為,如尿床。

    Source by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瑋妍

    Text by Parents Concept

    Subscribe PARENTS CONCEPT 親子思維
    Telegram:
    https://bit.ly/340c1vu

    Instagram:
    https://bit.ly/2Ny9xi4

    Twitter:
    https://bit.ly/2mdoKK0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MF3r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