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並沒有一套金科玉律,每個家庭、每個孩子、每對父母都可以教出不一樣的小朋友,亦沒有對與錯的方法,最重要是家長希望教出怎樣的孩子。
《快樂孩子的和平父母》的作者勞拉·馬克漢姆(Laura Markham)博士有自己的秘訣,而這些秘訣全都是關於家長與孩子的關係。
1.與孩子連繫
每天給孩子預留特殊的10分鐘,可以稱為「寶貝時間」、「Emma time」,令他們知道這段時間將會全屬於他們的。第一天可能由他決定做什麼,第二天則由你決定。不過要確保這段時間不會被其他兄弟姊妹佔用,同時要放下手機。最好這段互動時間90%是與孩子建立關係,只有10%是給孩子建議或指導。
2.控制個人情緒
無論小朋友遇上什麼問題,例如在學校學習成績差、發脾氣、拒絕吃晚餐,在你介入孩子之前,請先讓自己保持冷靜。在許多情況下,你可能覺得小朋友的問題很緊急。 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可以深吸一口氣,走開一步,使自己平靜下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父母。
3.重新連接
不要從廚房大喊:「清理你的樂高玩具,該睡覺了。」家長應走到他身旁,將自己的視線和小朋友成水平,看看他在做什麼。我們一直在催促孩子,不妨安排一分鐘的時間給自己,坐下來欣賞他的所作所為,然後才談論上床時間。如果你對他作出了同理心,那麼他更有可能合作。”
4.不要中止對話
如果你的孩子說:「我討厭數學!我再也不會上學了!」他這樣的情緒,表示他可能經歷了一些事情,如果你只是說:「你當然要去上學,現在要做功課!」這些話將表示你已關上了溝通的閘門,無法發現他的真實感受。
相反,說些類似的話來打開話匣子,如:「聽起來你真的不喜歡數學。你能告訴我嗎?」這有助於孩子放下戒心,較容易與你坦誠相對。
5.接受發洩情緒
作為父母的一部分工作是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我們都需要哭泣。父母認為,當孩子哭泣時,必須迅速讓他們平靜下來,但事實恰恰相反。告訴他們,傷心、憤怒之類的情緒並不危險,如果看到孩子變得胡思亂想或好鬥,請花一分鐘時間認清自己的煩惱,然後從同情心和同理心角度出發。
你的工作是幫助孩子獲得足夠安全感,以舒發他們的恐懼感覺。是的,甚至讓他在你安全的手臂崩潰地哭泣也是一種安慰。如果他不能說清楚,家長可以通過友善設問來幫助他表達,比如說「寶寶,我看到你很沮喪,實在太難過。」
6.建立歡笑時間
小朋友需要腹部大笑。每天預留一些時間,和小朋友做一些粗獷、愚蠢的事情,使他們開懷大笑,笑聲可以幫助孩子們感到安全,使他們要離開家長到學校或其他照顧者時,更容易過渡,因為他們感覺很親密。
但作者不建議騷癢使孩子大笑,因為它沒有達到釋放的目的,並且可能使孩子感到失控。
7.避免過份使用權力
作為父母,我們被告知對小朋友的事情應該負責,孩子應該按照我們所說的去做。但是沒有人能贏得權力,所以家長不應在任何事情上展示誰是老闆的角色。
例如,如果孩子總是拒絕晚餐,請考慮真正的需求。如果她說她現在不餓,但後來又餓了,也許她是真的。如果孩子在閱讀睡前故事的同時吃晚餐,你覺得這世界末日嗎?”
8.不要過份投入
如果當你的孩子感到心煩意亂,通常與你無關。請不要發動攻擊。如果你的孩子對你無禮,我會嘗試回答:「噢!我們不會這樣和彼此說話,你一定是非常不高興這樣跟我說話。」這樣可以幫助彼此打開了交談的門,而不是變成鬥爭。
9.幫助孩子學習自律
自律是有時需要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如果他們想得到好的回報,他們必須學會通過困難來管理自己。如果他的難題太複雜,用同情心及鼓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10.切勿騷擾遊戲中孩子
無錯,許多家長都無法遵從這條法則,但我們要記住,遊戲對是孩子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們熱愛做某件事,以至於自己迷失在其中,那便是當他們長大後達至成功需要的激情和動力。
Source by WebMD
Text by Parents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