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便秘幼兒每週排便少於3次,宜改善排便習慣。

分類 : 健康資訊

一般的幼兒每天排便一次。便秘的兒童便秘是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或比平時少)。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說法,大便硬、乾身,並有排便痛苦、排便不淨或帶血,就可能有便秘問題。

偶爾出現這些問題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便秘持續了兩週或更久,則稱為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應該去看兒科醫生。

與便秘同時發生的其他症狀包括:腹痛、腹脹、噁心、食慾不振、體弱、排便時哭泣或尖叫、避免上廁所(包括握緊臀部,交叉雙腿,變紅,出汗或哭泣)、尿片或內褲的糞便污跡。

什麼原因導致幼兒便秘?

從飲食到藥物治療,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導致幼兒便秘。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原因:

1. 飲食:在許多情況下,導致便秘的罪魁禍首是飲食中加工食品、乳製品和糖果,因纖維含量太低。少吃高纖維食物如全穀物、水果和蔬菜。水分補充不足也會導致便秘,因為這會使大便變硬。

  • 把握0-3歲腦部發展黃金期!揀啱補腦營養配合家長培育 幫寶寶激發潛能

  • 2. 飲食上的變化:孩子從母乳或奶粉轉吃其他食物時,也會影響大便。

    3. 強忍大便:一個普通的2歲孩子對玩具的興趣遠比去洗手間大。有些孩子不敢上廁所,尤其是在公廁。

    photo from google

    4. 擔心:過去曾經歷過排便痛苦的幼兒有時會不願使用洗手間。糞便開始積聚,變得越來越大,很難排出。

    5. 改變常規:旅行和改變廁所環境之後,一些幼兒不願去洗手間。

    6. 缺乏運動:運動有助於食物消化。

    7. 疾病:胃蟲(stomach bug )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食慾變化,會影響孩子的飲食,導致便秘。

    8. 用藥:一些藥物或補品可能會導致便秘,包括高劑量鐵補品,或麻醉性止痛藥。嬰兒配方食品中的低劑量鐵不會引起便秘。

    9. 身體狀況:在極少數情況下,腸道、肛門或直腸的特殊結構可能會導致慢性便秘。腦癱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影響孩子上廁所的能力。

    幼兒便秘的治療方法

    當孩子有便秘問題時,家長可以嘗試以下補救方法:

    • 飲食:為了軟化糞便,並使排便暢通,宜增加孩子每天攝入的非乳汁(non-dairy fluid)和纖維量。高纖維食品包括含有山梨糖醇的水果和果汁(李子、芒果、梨)、蔬菜(西蘭花、豌豆)、豆類以及全麥麵包和穀類。
    • 運動:確保孩子每天至少玩30至60分鐘,使腸道蠕動。

      photo from google
    • 改善排便習慣:鼓勵孩子在白天定期去洗手間。讓孩子每次至少坐10分鐘。在孩子的腳下放一個小凳子,槓桿作用將幫助他推動排便。以故事或貼紙獎勵幼兒去廁所,使其成為一種正面的經歷。
    • 藥物:醫生可能會推薦藥物治療便秘。另外,有需要時可討論停止或更換可能導致便秘的藥物。

    Source: WebMD

    Text by Parents Concept

    Subscribe PARENTS CONCEPT 親子思維
    Telegram:
    https://bit.ly/340c1vu

    Instagram:
    https://bit.ly/2Ny9xi4

    Twitter:
    https://bit.ly/2mdoKK0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MF3r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