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教育】法國人從小就教導小孩辯論,喜歡說「不」是加深互相認識的邀請。

分類 : 教養心得

中國人的溝通文化,礙於禮儀經常口不對心,小朋友從小在父母身上學到,即使對別人的好意有多麼渴望,口裡仍然要先拒絕,不能直接表達自己所想。但原來法國人亦有類似的教育,他們習慣性地先拒絕,但背後的原因,卻與中國人的思想截然不同。

無論法國人是同意或是反對,  non (不)」是必然的答案。「 Non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被默認為一個國家級答案。

Photo by localfr

為什麼會有永無止境的 「不」呢?

法國人的邏輯就是如果你說 non (不)」,你以後還有空間和機會說 oui(好)」。 但是如果你現在說  oui (好)」,日後就沒法改變主意了。 對他們來說,「好」聽起來就是一個最終的答案。所以要他們說一句 「好」是 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另一個原因就是,法國人在歷史上是一群抗議者。從1789年法國革命中他們攻佔巴士底監獄,並把君主制畫上句號開始,他們一直也在抗議。就算在近期也有黃背心運動。有法國作者表示,法國革命是關於所有市民不可取消的說「不」權利,而 「不」具有下層階級報復的感覺 ,滿足當時法國農民的內心。

Non 」種類繁多 

你可能會覺得既然法國人常掛「不」在口頭,那麼他們一定是令人討厭,難以相處的人。其實,法國人也會說 oui(好)」,需要的是時間和口水來耐心說服他們。其實法國人也善於聆聽,很多時候,「 oui 」還是會隱藏在景況中,而不是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

  • 把握0-3歲腦部發展黃金期!揀啱補腦營養配合家長培育 幫寶寶激發潛能

  • Photo by Shutterstock

    高景況文化

    INSEAD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發明了 8個等級來顯示不同文化的溝通方式。景況是溝通上非常重要的部分,結合口語、身體語言、環境、情況……等。INSEAD 形容美國和澳洲為「底景況文化」。 他們的市民通常說的意思跟想的一樣,換句話說,他們直話直說。另外,高景況文化包括日本、法國和俄羅斯。

    他們的溝通方式比較成熟,有層次和細緻入微。

    要明白他們的意思就必須依靠景況看出(或聽出)真實的意思。  

    另一方面,英語一共50萬個字,但是法語只有7萬字。 因此,說英語的人有充足的字來表達真正意思,但是說法語的人就要使用僅有的字來表達自己。   

    Photo by Internet

    從小慣性辯論和獨立思考   

    在學校,法國的小朋友自小就被訓練去辯論 。如果你有和法國人做生意的經驗, 也會在商業會議上看到相似的表現。「不」其實就是辯論的邀請,也是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

    各式各樣的 Non」和其意思

    第一種  Non 」是   je ne sais pas  就是 「我不清楚」的意思。

    法國人害怕出錯,所以情願說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料來回答問題。原來,他們從小學開始成績單就公開給全班同學看和比較。中學會考不但異常地困難,成績也會公佈於網上供大家參考,所以出錯他們便會覺得尷尬。

    第二種  Non 」就是賣俏的不,其實是談話的邀請。你在咖啡店會看到服務員跟客人交談而用到這個 non  

    第三種 Non 」獨裁的/直接的「non」比較難用得到。 

    在處理政府行政部門程序上, 作者建議帶上所有證明身分的文件。 不一定會成功,但能預防一連串的 non」。

    第四種  Non 」通常是反射性的,會與對偶和親密的朋友用上。

    「好」不是沒可能    

    French or Foe 的作者及文化顧問分享她在法國居住的經驗。 有一次她和法國人老公打算去旅行,而要決定旅行地點。她首先提出她不想去又知道老公絲毫不感興趣的城市。 然後,提出另外一個老公也不喜歡的地點。 到了最後,終於說出她自己感興趣的小鎮。這次,老公的一句 「好」非常容易得到 

    她解釋,跟法國人相處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問問題的時候不妨試試開放式的問題,而不是用簡單的 「是」和 「不」 答得到問題。

    SourceBBC

    Text by Parents Concept

    Subscribe PARENTS CONCEPT 親子思維
    Telegram:
    https://bit.ly/340c1vu

    Instagram:
    https://bit.ly/2Ny9xi4

    Twitter:
    https://bit.ly/2mdoKK0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MF3r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