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須知】新生嬰兒有黃疸是否正常?注意病理性黃疸的3大症狀。

分類 : 健康資訊

嬰孩呱呱落地一刻,不少新手父母或會被嬰兒的「黃皮膚」嚇倒,其實新生兒患有生理性黃疸並不罕見,除了皮膚變黃,眼白亦有可能變黃,不過若黃疸病屬病理性,成因則眾多,每2,500至5,000名初生兒當中,就有一個患者受小兒黃疸病引發的各種疾病困擾。若黃疸持續不退,有可能是母乳性黃疸,不需特別治療。

為何嬰兒會出現黃疸?
嬰兒出生後,所需的紅血球數量比胎兒期少,因此紅血球分解會暫時增加,並產生膽紅素。由於初生嬰兒的肝臟未完全成熟,不能及時處理積聚的膽紅素,便會出現新生嬰兒生理性黃疸。而新生嬰兒黃疸一般會在出生後第二至第三天出現。大約到兩至三個星期,嬰兒的肝臟能有效地處理膽紅素,黃疸便會減退。顧名思義,生理性黃疸一般是不需要治療,但必要時可以用照光治療。

Photo from Google

對大部分的嬰兒來說,新生嬰兒黃疸不會影響健康。但若膽紅素達至甚高水平,便有可能損害嬰兒的腦部。
若有以下情況,膽紅素會相對較高,就可能引起病理性黃疸:

  • 早產
  • 餵哺情況不理想
  •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 與母親的血型不吻合
  • 感染

若果新生兒有其他病徵,如大便呈淡色至白色、尿液顏色深至茶色、體重一直未有增長,而量度出的膽紅素高於某一水平的話,有機會患上膽道閉鎖,情況嚴重或需換肝,父母應帶同新生兒盡快求醫並接受詳細檢查。

Photo from Google

甚麼是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G6PD)缺乏症?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G6PD),俗稱為「蠶豆症」,是紅血球中的一種正常酵素,功能是保護紅血球。此酵素缺乏與遺傳有關。經統計每年香港有4.5%男嬰和0.5%女嬰會患有此症。這些孩子如果接觸到某些中西藥物、臭丸(萘類)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或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後,體內紅血球可能因受到破壞而大量分解,產生過量的膽紅素,令肝臟不勝負荷,造成嚴重黃疸。一般於香港出生的嬰兒,都會在出生後抽取臍帶血作測試,倘若驗出嬰兒患有G6PD酵素缺乏症,醫生會個別通知家長。

  • 把握0-3歲腦部發展黃金期!揀啱補腦營養配合家長培育 幫寶寶激發潛能

  • 餵母乳容易造成嬰兒黃疸?
    餵食母乳的嬰兒常常會有較久的黃疸,在第四到七天時特別明顯,我們稱為「母乳性黃疸」。這種黃疸一般較輕微,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構成影響,因此無須轉用配方奶。會有這樣的情形主要是因為餵母乳的量、次數及熱量不足,造成膽紅素經腸肝循環的再吸收增加,通常只要增加餵母乳次數和熱量,就可以改善母乳性黃疸。

    Photo from Google

    有約 2%的母乳哺育嬰兒的黃疸持續較久,稱做遲發型母乳黃疸,可能是因為母乳內的某種荷爾蒙會產生競爭效應,抑制膽紅素的攝取與接合。一般而言,餵食母乳會在第四到七天出現有意義的黃疸,且持續一至兩週,少數的黃疸甚至可持續三至十週。此時可以嘗試停止母乳哺育24~48小時,通常膽紅素會迅速降低,且在幾天後回復至正常值,此時若再重新餵食母乳,膽紅素通常不會再上升,可以繼續母乳哺育。

    嬰兒有黃疸怎麼辦?

    • 確保嬰兒有足夠的奶量,避免脫水。父母可以從嬰兒一天的大小便數量和質量得知。
    • 由於黃疸在出生後的首數天會持續上升,因此出院後要盡快帶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或家庭/兒科醫生跟進黃疸。
    • 醫生會安排跟進嬰兒的情況,如有需要,嬰兒會被轉介往醫院接受檢查。

    Source: 衛生署

    Text by Parents Concept

    Subscribe PARENTS CONCEPT 親子思維
    Telegram:
    https://bit.ly/340c1vu

    Instagram:
    https://bit.ly/2Ny9xi4

    Twitter:
    https://bit.ly/2mdoKK0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MF3rNc